图片 1
景晓村 (1917~1994)男,原名景慕达,1917年10月出生于山东省章丘县宅科村一个农民家庭。
1933年夏,景晓村在县立第三小学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简称济南乡师)。他与同学编辑出版《求生》和《齐鲁先修》,积极参加学生进步活动。1935年10月,在乡师地下党支部书记赵健民的介绍下,景晓村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12月9日,参加北平“一二。九”学生救国运动。1936年5月,任中共济南乡师地下党支部书记。1937年7月7日,任中共山东省委秘书长。1938年1月任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政治部副主任兼第一团政治委员。同年5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中共山东省委改称为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景晓村任省委秘书长兼青年部部长。1938年8月,建立鲁东南特委,景晓村任特委书记,同时任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二支队政治委员。1939年3月,中共中央山东分局调景晓村到清河地区任清河特委书记。同年9月上旬,根据山东分局的指示,中共清河特委改称中共清河地委,景晓村任地委书记。12月,宣布成立清河区军政委员会,景晓村任书记,统一领导全区的党政军工作。1940年5月5日,清河区参议会召开,景晓村当选为参议长。同年10月,中共清河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博兴纯化镇召开。撤销中共清河地委,成立中共清河区党委,景晓村任书记。11月,清河军区成立,景晓村任政治委员。1944年1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决定,将冀鲁边区与清河区合并,建立渤海区。景晓村任渤海区党委书记、渤海军区政治委员。1948年6月,景晓村调离渤海区,被分配到中共中央华东局政策研究室任研究员。1950年2月,调任中共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兼政策研究室主任。1951年8月,任华东工业部副部长。1952年11月,任国务院第一机械工业部第四局局长。1956年6月,任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助理。1958年7月,任第二重型机器厂筹备组组长、党委书记、厂长。1963年初,景晓村调离第二重型机器厂,到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65年5月至1968年8月,任国家一机部技术司司长。1979年3月,任农业机械部常务副部长、党组成员。1982年6月,景晓村退居第二线,任机械工业部老干部工作委员会主任。景晓村是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94年8月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